Search

#育兒筆記
為何專職照顧者很容易被孩子激怒呢?
到底情緒是出於孩子還是出於我們自...

  • Share this:

#育兒筆記
為何專職照顧者很容易被孩子激怒呢?
到底情緒是出於孩子還是出於我們自己?
繼上一篇"教孩子指認情緒",
今天突然有個興致來談談"被激怒的母親"

身為母親,時不時我就會被孩子惹得很煩躁
有時候是出於事件,例如時間緊迫或雜事多過我所能負擔
有時候是出於身體或心理狀態,例如生病或剛好跟先生吵架心情不好
但這些情緒都是出於我,母親本身,簡單來說就是"遷怒"
我因著自己本來就不穩定之故,把情緒順勢發在孩子身上,
孩子可能無辜,也可能剛好犯了某件不合時宜的錯誤,
整個畫面看起來就好像小孩惹得媽媽生氣

但如果我能抽離自己原來的情緒
我能努力將可能的外在因素降至最低
本身是平穩的狀態,
是否仍會被孩子激怒呢?

怎麼想都覺得答案是肯定的
當兩個孩子高分貝尖叫、惡意推擠、抱住大腿奮力往你身上爬,
你的手滿是洗碗泡沫,近距離被音波攻擊長達二十分鐘
我也會整個情緒被掀起來,很想做點什麼類似報復的行為
用粗魯的言語和行為想讓孩子感受到我的不悅
進而遏止住他們目前囂張的行徑

想像一個畫面
在一個小房間裡,
你的直屬上司正指著你的鼻子高分貝的惡言攻擊你
時間不知道過了多久,也許20分鐘,也許30分鐘
你的心裡縱然轉過無數個嘲弄的念頭,試圖調適當下的尷尬
但當下你莫可奈何,除非辭職離去
再想像一下
每個工作都有它的淡季和旺季,旺季忙起來也是人仰馬翻、加班連連
但顧孩子時的旺季除了疲憊,卻又很容易被激怒
為什麼?
因為我無法辭職嗎?因為大人不該跟孩子計較嗎?
那為何我無法辭職?
因為孩子需要我,她已經難過到忘記自己為何難過了
她只知道想要媽媽的擁抱,想要媽媽柔聲地講故事
為何大人不該跟孩子計較?
不是不該,是我不願意,因為我的理性線雖然斷了也還接得回去

是時候把自主權拿回來了
不要將情緒的波動交由孩子踏浪
於是我洗掉手中的泡沫,找出耳塞,再接回我的理智線

孩子,怎麼啦?想睡覺?想吃東西?還是想撒嬌?
切換一下模式
30分鐘的全心陪伴,
假裝我是個保母,假裝我是個玩伴,假裝我沒有家事沒有行程也沒有自我
我把時間賣給你,我的寶貝們,
你會還給我一個晚上的寧靜,以及睡前充滿愛意的親吻和擁抱

#不要惹孩子的怒氣免得他們失了志氣

今天計畫帶著雙寶去台大公園玩,外加圖書館借還書
出門前一下是A嗯嗯,一下是B嗯嗯,
換季的衣服很多都不合穿
幫A換了幾套B就把收好的玩具全翻出來
然後幫B換衣服時A開始纏著要我講故事
好不容易出了門也是一連串的考驗
最後狼狽地背著小寶推著大寶回到家
時間好像過得飛快又是一格一格的慢慢在爬
睡前身體像是被割據一般,一個纏住脖頸,一個霸著胸腹
但那聲喃喃的"媽媽我喜歡你,妹妹我也喜歡你"
就好像魔咒一樣,讓心裡霎時甜蜜又溫馨
#生個孩子體會自己的渺小和偉大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培養創意與自信的創作成長課程 從引導幼兒探索新事物、克服恐懼的【塗鴉課】,到帶領兒童玩科學、激發創意應用的【多媒材探索課】,逐步培育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View all posts